2021年河池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98家,全年完成产值128.0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比前年回落3.1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长11.6%。
一、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新增企业拉力大。本年河池市新增资质建筑企业20家,完成产值5.86亿元,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3个百分点。近几年,河池市在培育规上企业较有成效,2018年以来分别新增资质建筑企业11家、11家、14家和20家,当年完成产值分别为1.37亿元、2.61亿元、2.94亿元和5.86亿元,当年对全市产值增长的拉力分别为1.9%、3.0%、2.9%和5.3%,贡献率分别为9.8%、16.3%、35.4%和34.6%。
(二)一级资质企业贡献大。全市有5家一级资质企业(本年新增1家),其中1家停产。一级企业完成产值67.28亿元,同比增长12.4%,拉动全市产值增长6.7个百分点。其中龙头企业同比增长8.8%、两年年均增长17.5%,拉动全市产值增长3.1个百分点;大化县“广西正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年新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产值同比增长14.5%,拉动全市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产值总量排全市第11位。
(三)亿元产值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全市亿元产值企业24家,比去年增加4家,拉动全市增长14.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3.5%。其中二级资质企业中拉动较大有:环江县“广西永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产值位居全市第三,同比增速100.5%,拉动全市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宜州区“广西富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342.9%,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
(四)二级、三级企业产值比重提升。2021年,全市一、二、三级资质企业分别完成产值67.28亿元 、24.35亿元和36.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13.6%和22.4%,一、二、三级资质企业产值对全市的贡献率分别为43.6%、17.2%、39.3%,一、二、三级资质产值比为52.6:19.0:28.4。与上年相比,一级资质企业占比减少,二、三级资质企业占比有所提升(2020年一、二、三级资质企业产值比为53.9:19.3:26.8)。
(五)11个县(区)产值10增1降。2020受疫情影响,县(区)6增5降,下降的宜州区、天峨县、凤山县、环江县和都安县本年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增速分别为2.2%、45.5%、92.0%、70.1%和29.7%,共拉动全市产值增长7.3个百分点,拉力提升了14.4个百分点。本年11个县区产值10增1降,仅有南丹县下降,但宜州区、巴马县增速较低,增速10%以下,东兰县增速回落大,从去年的64.1%的回落到今年的11.8%。
表:2021年河池市各县(区)建筑业总产值情况表
县(区) |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两年年均增长% |
拉力% |
产值占全市比重% |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速% | ||||
河池市 |
128.03 |
111.03 |
15.3 |
11.7 |
15.31 |
100 |
金城江区 |
10.84 |
9.74 |
11.2 |
8.3 |
0.98 |
8.5 |
宜州区 |
15.66 |
15.33 |
2.2 |
-10.7 |
0.3 |
12.2 |
南丹县 |
4.66 |
5.29 |
-11.9 |
9.4 |
-0.57 |
3.6 |
天峨县 |
0.79 |
0.55 |
45.5 |
-14.9 |
0.22 |
0.6 |
凤山县 |
2.12 |
1.1 |
92 |
12.0 |
0.91 |
1.7 |
东兰县 |
4.71 |
4.21 |
11.8 |
35.5 |
0.45 |
3.7 |
罗城县 |
2.03 |
0.92 |
119.7 |
136.8 |
0.99 |
1.6 |
环江县 |
12.56 |
7.39 |
70.1 |
22.9 |
4.66 |
9.8 |
巴马县 |
44.57 |
40.65 |
9.6 |
15.5 |
3.52 |
34.8 |
都安县 |
5.84 |
4.5 |
29.7 |
3.7 |
1.21 |
4.6 |
大化县 |
24.26 |
21.34 |
13.6 |
19.4 |
2.62 |
18.9 |
(七)投资环境较为稳定,合同量高速增长。2021年,河池市建安投资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达35.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2%;建筑业增值税增长12.6%,建筑业企业运营环境较好。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本年签订合同额3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5.60亿元,增长32.5%,增速比上年提高28.9个百分点。
(八)外省产值占比略有降低。外省产值在近十年都是河池市建筑业的一个亮点,本年有6家资质较强的建筑业企业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共实现外省产值33.98亿元,较上年增长11.8%,占全市总产值的26.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发展趋缓,年均增速低。“十三五”期间,河池市建筑业总产值五年年均增长16%,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产值同比增速15.3%,低于“十三五”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特别是全市产值超过100亿元的近三年,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1.6%,随着总量增大,增速放缓。
(二)龙头企业发展后劲不强。本年龙头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速仅为一位数增长。自2017年入库以来,四年年均增速21.2%,近三年来年均增速17.5%,本年同比增速(8.8%)低于四年年均增速12.4个百分点,低于两年年均增速8.7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增速18.1个百分点,随着总量不断扩大,增速下行得很快。
(三)全市对龙头企业依赖加深。本年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为33.5%,比2017年刚转入河池市时的占比(27.3%)提升了6.2个百分点,龙头企业因持续多年增长,发展趋缓,2021年同比增长8.8%,贡献率同比下降78.7个百分点。龙头企业一旦运行不稳,对全市的影响会加剧。
(四)产值下降的企业面较广。全市在库的98家资质企业,除新入库企业20家,78家企业中产值正增长的企业35家,产值下降的企业43家,下降的企业共下拉全市下降11.1个百分点,下拉力超过1个百分点的企业有宜州区五鸿公司和南丹县科嘉科公司。
(五)发展在全区来看仍处于较后地位。河池市资质建筑业历年来在全区表现为总量小、占全区比重低;发展缓慢,本年在全区增速排第7位,比第一的崇左市低5.1个百分点,比邻近的百色市低4.5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河池市在发展建筑业上,虽然新进了不少资质企业,但是企业资质低,实力不强,全市产值两年年均增速仅11.6%,比全区两年年均增速仅高0.3个百分点。从增速和总量来看在全区处于中下的地位。
三、建议
(一)大力引进高资质企业转入河池市发展。目前河池市行政中心已搬迁到宜州区,金宜一体化加快推进、宜州新区建设、高铁新区建设(贵南高铁在河池境内设四个客运车站)和东巴凤一体化建设,展开打造新型城镇化体系的区域发展布局宏图,在教育、工业园区、交通能源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详实的规划,建筑业有着广大的前景和机遇,要积极引进高资质建筑企业进驻河池市推动全市建筑业发展。
(二)积极培育壮大上规入统的企业。目前全市在库统计的资质企业98家,新建企业潜力大、拉力大,各县(区)要积极调研其是否营业可有业务量,积极服务在地企业,提供项目招投标的信息广泛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总量。
(三)加强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河池市建筑业目前龙头企业和亿元产值企业的贡献大,要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强对企业“一对一”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业务水平,培训好企业做好电子统计台账,依法依规按报表制度做好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
4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