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多重不利因素持续影响 经济向好态势仍需巩固

​ ——河池市2023年1-10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3-11-28 17:00     来源:河池市统计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但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水力发电下降、建筑业龙头企业迁出、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降等因素持续影响,稳经济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统计,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04%,比1-9月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9%,降幅比1-9月收窄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8.5%,降幅比1-9月扩大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8%,降幅比1-9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4亿元,增长5.3%,比1-9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8.71亿元,下降2.7%,降幅比1-9月扩大0.9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37.33亿元,下降12%。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3157.4亿元,增长12.2%。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重点行业拉动明显。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04%,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持续收窄,下降4.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一是国有控股企业降幅较大。1-10月全市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3.4%和5.5%,分别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9和5.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和27.3%,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和0.5个百分点。二是超六成行业保持增长。全市28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4.3%,其中有12个行业呈两位数以上增长。从支柱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酒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5%、31.4%、55.1%、7.7%、56.8%和16.7%,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个百分点。三是近六成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市在库统计的87种产品中, 有49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6.3%,34种产品呈两位数增长。其中,重点工业产品白银(银锭)、人造板、铅金属、锌金属、铅酸蓄电池分别增长20.7%、38.3%、5.0%、13.0%和61.0%。

(二)投资降幅扩大,部分领域投资较快增长。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5%,降幅比1-9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连续8个月负增长,且降幅呈现持续扩大趋势。一是第二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4%,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3.8%,比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长14%,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3.7%,比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4.6%,分别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和15.1个百分点,是全市第二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主要支撑。主要依靠南丹山口200MW风电,罗城四把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宣州安马乡100MT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有力拉动。二是民间投资比重提高。全市民间投资增长9.3%,比1-9月回落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41.2%,比上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领域投资降幅较大。受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减少、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影响,1-10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2%,下拉全市投资增速27.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29.6%,下拉全市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

(三)限上消费市场低迷,部分重点商品增长乏力。1-10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8%,降幅比1-9月扩大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连续3个月负增长。一是四大行业增速“1回落3提高”。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5%,比1-9月回落1.1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8.0%、9.7%和20.4%,比1-9月分别提高1.5、4.9和9.4个百分点。二是城镇消费好于乡村。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55亿元,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99.1%,增长0.1%,高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8个百分点。三是基本生活消费较为活跃。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9%、19.6%、53.8%和10.8%,合计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四是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五金电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4.4%、8.0%和0.5%,今年以来保持增长态势。五是重点商品零售下拉明显。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43%的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9%,占比19.1%的汽车类下降16.6%,分别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8和3.8个百分点。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稳中趋缓,营业收入小幅回落。1-9月,全市13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比1-8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15家交通运输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比1-8月回落1.2个百分点;4家仓储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7.0%,比1-8月回落65.8个百分点;91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1%,比1-8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商务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7.8%和175.8%。

(五)财政收入保持增长态势,金融市场运行稳健。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3%,完成年初预算的83%。其中,税收收入24.02亿元,增长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二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民生支出280.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高达82.9%。其中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39.1%、7.7%、5.8%和16.2%。三是金融增势平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83.71亿元,增长8.7%,比年初增加137.0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73.69亿元,增长16.2%,比年初增加191.7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17.2%,占贷款比重为75.7%。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小幅下跌。一是城乡就业保持平稳。1-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4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09人,同比增长2.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471人,增长0.2%;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00人,增长6.6%。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91%、117.65%、131.25%。10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2%,比目标控制数低2.38个百分点。二是消费价格持续小幅下滑。10月全市CPI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0.5%)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0.2%)低1.1个百分点,涨幅排全区第13位。全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累计上涨1.7%,比全国平均水平(1.2%)高0.5个百分点,食用油价格累计上涨0.3%。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3%。

三、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仍需巩固。一是停产负增长企业较多。10月,全市当月停产企业35家、负增长企业140家,合计拉低全市当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3个百分点;1-10月全市累计停产企业4家、负增长企业152家,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比重的47.4%,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个百分点。二是水电行业下拉明显。受红水河上游来水减少影响,1-10月龙滩、岩滩、大化三大电厂水力发电量下降52.4%,全市电力生产行业总产值下降46.9%,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3个百分点。全市电力生产业增加值下降45.5%,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个百分点。三是化工行业受价格下跌影响较大。受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化工类企业控制成本、减少生产,1-10月全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下降38.1%,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个百分点,增加值下降30.2%,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重大投资项目支撑强度较低。项目施工进度缓慢。1-10月全市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个,施工进度(自开始累计完成投资/计划总投资)过半的项目仅17个,占比为47.2%。项目规模偏小。1-10月全市新入库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53个,占全部新入库项目24.2%。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3个,占比仅为1.4%。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因政策性因素全市几条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项目无法开工建设,同时没有新的重大项目补充,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1-10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2%,降幅比1-9月扩大0.1个百分点,拉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7.7个百分点,其中高速公路投资下降47.5%,拉低全市投资24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投资降幅较大。受全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今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速持续负增长,且呈现降幅逐月扩大趋势。1-10月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29.6%,降幅比年初(1-2月)扩大22.2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有待稳固。一是汽车类商品销售降幅较大。受区域市场价格差异影响,汽车消费流失至周边城市较为严重,1-10月全市限上单位汽车类销售额下降16.6%,降幅比1-9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全市54家限上汽车类企业有34家销售额负增长,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汽车类销售额增速18.8个百分点。二是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持续下降。受节假日流入人员较少,外流人员增多,旅游消费作用仍未凸显等因素影响,1-10月全市限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9%,降幅比1-9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8个百分点。

四、工作建议

(一)着力稳定工业经济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优化惠企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尽最大努力帮助负增长企业止滑回升、停产企业尽快复产,助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抓好新建企业服务工作。全市月度新上规工业企业13家,今年无基数,对规上工业经济有拉动作用,要持续关注2023年月度新入库企业,做好服务指导工作。三是全力保障制糖企业顺利开榨。11月、12月制糖企业陆续开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金融等方面支持,保障制糖企业顺利开榨,确保原料蔗不外流。四是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对有色采矿、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高增加值率企业的生产监控。关注产值排名前30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五是加强服务减产停产企业。停产负增长企业大幅拉低全市工业经济,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服务,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问题,保障有生产能力、有市场需求的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

(二)全力推进投资项目建设。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对进度慢项目列出问题清单,加强督导,精准协调,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全方位梳理制约项目复工的不利因素,切实解决在库项目复工难、投资进度缓慢等问题。二是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计划开工的几条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坚持高端、智能、绿色制造方向投资,加快推动重点耗能行业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领域投资提质提速提效。三是抓好房地产发展。加强房地产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撑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精准把握年末节日消费。11月、12月零售市场将迎来多个节日消费时点,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要以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为基础,鼓励、协助企业为即将到来的消费节点,提早准备,做好节日促销。批发业方面,重点关注五大集团公司,要及时跟踪企业经营情况,精准施策,不断增加销售量,同时做好数据监测工作。零售业方面,重点关注汽车销售、商超类企业,抓住年末关键时点,开展线上线下系列促销活动,激发消费潜力,助力企业止降转升。住宿餐饮业方面,开展各类特色旅游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来河旅游,助力住宿餐饮企业稳定经营。

(四)抓好“规上”企业培育工作。一是支持在库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在库企业服务力度,强化做强存量、做多增量的双轮驱动,确保企业稳定快速发展。二是做好明年“规上”企业培育谋划。各县(区)、各部门要提早谋划,建立“准规上”企业库,加强对“准规上”企业跟踪服务,加强组织协调,尽快尽早将达到规模的企业培育入库,为明年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