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服务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河池市服务业发展分析

2022-03-08 15:25     来源:河池市统计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1年,河池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工作措施,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服务业发展的“九大”特点

(一)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16.51亿元,GDP比重49.6%,对经济拉动3.8个百分点,是拉动河池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力军。

(二)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为2018年以来发展最好水平,改写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连续10年低于全区水平的历史

(三)服务业投资比重大、增速明显加快。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社会比重达83.1%,比上年增长29.3%,增速提高7.4个百分点。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稳中有升。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为服务业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1.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持续恢复。2021年,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56.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1%,提高20.7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55.40亿吨公里,增长20.3%;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08亿吨公里,增长10.7%。

2.邮政服务业呈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为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市快递业务量823.3万件,比上年增长16.1%,有效拉动邮政业务总量的增长。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1.批发和零售业稳步增长。2021年,全市着力扩大内需,市场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受石油及制品价格上涨影响,批发业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增长20.1%;受汽车类零售的强劲拉动,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2.9亿元,增长12.5%。

2.住宿和餐饮业快速恢复增长。2021年得益于旅游消费的拉动,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住宿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增长10.1%;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增长17.5%。

(六)金融信贷作用明显。2021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2.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总量分别占服务业增加值、GDP比重12.2%、6%。

(七)信息服务业持续高位增长。2021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但增速分别比2016-2020年回落18.8、46.8、176.7、48.6、1.9个百分点。

(八)房地产业总体平稳。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九)外贸进出口强力刺激服务业发展。据商务部门统计,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8.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增速排全区第2位。其中:出口19.02亿元,增长91.5%,排全区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强劲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采取“八大”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坚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有效确保居民生活、出行和消费逐渐恢复正常,推动各类商超销售额逐渐回升。

(二)及时出台推动全市经济稳增长的相关文件。比如: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奋战一季度 加力开新局”工作方案的通知》、《河池市“攻坚二季度实现双过半”实施方案》、《河池市“拼搏三季度 全力提进度”实施方案》《河池市“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实施方案》等有力措施,为全市服务业稳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统筹财政资金,保障职工福利。对于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努力盘活存量,统筹兼顾,着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应发尽发,为非营利性服务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各级领导积极推行网络播带货的营销模式,直接带动生活服务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利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线上线下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纷纷变身网络主播,携手“淘宝直播”“京东直播”“抖音直播”等平台,同步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带动全市好货卖全国,为河池农特产品代言,助力电商扶贫工作,季度汽车展销会等

)政府积极引导和带动,剌激生活服务业快速恢复。面对疫情对住宿和餐饮业的沉重打击,各级政府采取积极的刺激办法,有效地促进了住宿餐饮业市场的快速恢复。从2021年4月份起,市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要求各县(区)公务用接待的住餐消费重点放在限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极大推动全年限上住餐业营业额上年增长22%,使企业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困境。

)培育和扶持企业,为全市经济发展作贡献。2021年上半年,全市下发了《河池市2021年做大做强“四上”企业工作方案》,为全年经济实现稳增长的提供指导方向。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新增入库共98家,其中批零住餐业78家、服务业20家,为全市经济持续恢复,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做了积极的贡献。

(七)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列入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将“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5个行业大类清零行动方案》列入各县(区)督查的重要内容,对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4次督查通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政府出面与央、区企业对接服务。2021年6月、9月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带领发改、统计等部门到南宁与广西河池恒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上级部门广西能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接会商,争取在业务上给予广西河池恒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支持。同年5月,会同商务部门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进行业务洽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增加6-8亿元的销售额,直接拉动批发业2.4-3.2个百分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疫情的持续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受到国外不断变异病毒的影响,全国旅游业走走停停、反反复复,我市不少企业在经营与停摆之间苦苦支撑。全市3家规上旅行社全年营业收入12.4万元,比上年下降71.8%,旅行社面临全部退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库的危险。

(二)部分行业基数过大后劲不足。2021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644.1亿元,同比增长47.0%,连续多年保持较高速度发展,积累的基数不断变大,拉动经济后劲严重不足。

(三)部分龙头企业左右了行业经济。

1.批发业:巴马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广西远通商贸有限公司、广西金益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巴马广瑞贸易有限公司、巴马锦锐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销售额占批发业销售额比重为51.6%,拉动增长43.7个百分点。

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占到全部的34.8%,受安全事故影响,直接拉低行业16.2个百分点。目前企业正在走关停注销程序,基本无业务量,该企业所留下的4亿元营业收入基数,2022年难以弥补。

3.非营利性服务业:各地主要依靠综合绩效奖金及增量等途径来拉动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随着各县(区)财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一些国家政策的约束,紧紧依靠发放劳动薪酬增量来支撑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已经显明不足。

(四)营利性服务业占经济比重偏低。2021年,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11%,占GDP比重仅为5.4%。

四、对策及建议

(一)出台激励政策,扩大内需消费。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刺激投资、消费来拉动内需;二是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净出口总额促进服务业持续发展。

1.批发业: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预警监测。巴投旗下公司继续拓展业务,稳住增长;国投、城投旗下公司在政府领导下,继续发挥优势,拓展业务量,才能有效支撑批发业保持较快增长。

2.零售业:一是在政府推动引导下,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有效的针对汽车类、超市类企业扶持政策,由其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方面加大补贴力度,促进消费。二是商务部门研究培育本地电商平台企业,使全市零售业结构能够得到优化调整,促进零售业提质增效发展。

3.住宿餐饮业:加强调研指导,持续优化企业培育工作。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对各县(区)住宿餐饮业企业培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培育达到条件的住宿餐饮企业及时入库,促使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对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引导力度。

一是充分发挥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作用财政局、人社局、委组织部、绩效办、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下大力气研究和落实九大行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者报酬政策主管部门要及时推送各项有关政策,统计部门在报表上报期间及时跟进和质量把关。

二是抓好劳动工资抽样单位空白行业的企业培育入统工作。2022年全市共355个劳动工资调查样本,11个县(区)就有8个县21个行业空白,劳动工资保持稳增长压力大。建议相关部门、各县(区)要重点研究,加强对空白行业企业上规培育入统工作,为全市第三产业实现新的增长点夯实基础

(三)下大力气狠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

1.重视和加强对月度入库企业的培育力度。2021年,除了一家龙头企业,其余49家企业新增营业收入1.8亿元,其中12家月度入库企业新增1.4亿,占77.8%,贡献明显突出。

2.加快服务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服务业主管部门和招商投资部门要加强对外招商引进力度,力争引进12家龙头企业。

3.抓好卫生(医院)部门的劳务服务企业培育工作。市人民医院(民族医院)、市中医院、市三医院、各县(区)医院等,每年每家医院后勤保安、保洁、物业等费用支出规模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相关部门、各县(区)要加强做好本地企业的培育工作。

4.全面落实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清零行业行动方案2021年出台的《河池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清零行动工作方案》要求2022年各县(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企业培育清零行动。2021年,全市由20209个行业新增两个行业达到11个行业,新增加营业收入4000多万元,拉动行业3.5个百分点。全市还有4个行业还没有实现清零,2022年是各个县(区)全部清零行动收官之年,按方案要求仍差141个企业入库任务,占目前在库企业个数的2.8倍,任务相当艰巨。

1)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目前这三个行业我市已经填补了文化和娱乐业。文化和娱乐业还存在较大的空间,2021年天峨、凤山两个县(区)已完成了娱乐业企业的培育任务,未培育成功的县(区)要及时借鉴天峨、凤山两县的成功经验。文化体育娱乐业主管部门加强企业培育工作。

2)居民服务业。该行业目前还有8个县(区)没有清零,目前绝大多数县(区)城区规划有停车位,部分县(区)已开始收费。市城投、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或有条件的县(区)先试先行培育1-2家智慧停车企业入库,然后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铺开,完成居民服务业企业培育清零工作。

3)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该行业目前还有8个县(区)没有清零,2021年罗城县完成培育2家、天峨完成1家培育汽车修理企业任务,金城江虽然有1家在库企业,但2021年末未达标,已被国家强制退库。未培育成功的县(区)要向培育成功的县(区)学习和借鉴其经验,确保完成培育任务。

4)加强未清零行业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仍有研究和试验发展、其他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体育等4个行业未能实现清零,这些行业仅依靠本地企业培育上规的确存在一定难度。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宣传部、文广体旅局等主管部门加强招商力度,引进企业入驻河池发展,推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清零任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